文化产品“注水”现象该治治
文化产品“注水”现象该治治---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
【资料图】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规划备案和内容审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继续加强“注水剧”治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引发了热议。
所谓“注水剧”,是指制播方为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以强凑剧情、硬插广告等方式刻意增加时长的剧集,这类行为降低了作品的艺术品质,令观众反感不已。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注水”行为并非仅限于影视行业,某些出版物过于字大行稀,设计精致却难掩内容的空洞;某些沉浸式文旅项目重视效而轻内容,高昂价格与游玩体验不成正比;某些文创产品过度依赖前期营销炒作,后期口碑却一路下滑。“注水”行为不仅影响文化产品品质和大众体验,还造成行业内不良风气。打击“注水”行为,本质上是促进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文化产品“挤水分”,关系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当前,我国文化市场涌现出了不少精品佳作,但在总体质量上仍与群众的期待有一定差距。要通过“挤水分”,进一步压缩平庸作品的生存空间,鼓励多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从而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工作提质增效,须“挤水分”与“强品质”双管齐下。一方面,“挤水分”要对症下药。“注水”行为来自于利益驱动,要完善制度设计,让“注水”行为失去空间、付出代价。例如,强化监督机制和文化产品消费反馈机制,以更明确的奖惩机制遏制“注水”行为,扶持精品内容盈利。另一方面,“强品质”要因势利导。要持续完善文化产品审核、购销、推广等方面的机制。例如,鼓励各地加强与文化企业合作,整合优质项目、优秀人才,聚力研发高品质的文旅、文创产品等,建立起以盈利反哺优质内容创作的良性循环。
去糟粕,不局限软标准;炼精华,更考验硬实力。各方应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前提,在积极正面导向下求真务实,以优质文化产品赢得市场与大众的认可,实现企业自身提升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同步,为建设文化强国增添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覃皓珺)
标签:
文化产品“注水”现象该治治---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
快科技8月24日消息,真我11x在印度亮相,6GB+128GB售价14999印度卢比(
高端新能源越野车市场也开始“卷”了。日前,比亚迪推出了方程豹品牌旗
1、我站在屋顶黄昏的光影我听见爱情光临的声音微妙的反应忽然想起你这
康力电梯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 82亿元,同比下降2 43%
为应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香港将加强辐射监测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3日)
导读1、桌托管班招生其实没什么难的,到校门口发传单、贴海报、摆台,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开放服务水平
8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在未来的18个月,云顶新耀有四个产品进入
从下半年开始,华为在汽车圈动作频频,继宣布与奇瑞、北汽等车企合作研